第五十二章:恩如海、威如狱-《大明太师陈云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既然你不要,那这份功,朕就不给了。”
    朱元璋说完,俯视着陈云甫,发现后者并无不舍懊悔的表情,反而像是松了口气一般,心里不禁更添三分赞许。
    陈云甫确实是松了口气,这份功他拿不到也就意味着邵质活下来了。
    而朱元璋心里想的则是:这孩子,属实是个好苗子。
    一念至此,朱元璋便对宝祥说道:“着北镇抚司立刻将郭桓、杨汝贤二人下入诏狱严加审讯,此二人一案,你亲自来做主审官。”
    宝祥刚打算应下,突又见朱元璋点了陈云甫的名字。
    “你也去吧,做宝祥的副手,陪审二人。”
    做宝祥的副手,陪审郭桓、杨汝贤?
    什么叫惊喜。
    什么叫她妈的惊喜!
    这便是了。
    不提杨汝贤、郭桓两人可能会咬出哪些更大的人物,只说这两人目前的级别,这便是远超翁俊博的政治大案。
    虽然陈云甫只是副手,陪审官,但是谁都知道,这不还是主审吗。
    宝祥是御前司总管太监,他每天基本都要陪在朱元璋御前,能有多少功夫去办案。
    再者说,就算案子破了,功劳也都是陈云甫的。
    宝祥,毕竟是个太监,还是到顶的太监,要功劳有什么用?
    他都是御前司总管太监了,连毛骧都归他管,还能往哪里升。
    总也不能封个公侯。
    这是明初,不是魏忠贤的明末九千岁。
    所以,这就是天赐的恩荣。
    至于为什么不直接让陈云甫做主审官,这就看出朱元璋对陈云甫的喜爱和照顾。
    功劳可以给你,风头就不要出了。
    毕竟年岁还小,低调点好。
    陈云甫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,朱元璋的用心一点即透,他心里和明镜一样,满心对朱元璋的只有感恩。
    如今的朱元璋与他而言,可谓是知遇之恩、提携之恩、照拂之恩。
    加上古代君父与臣子天然就存在的‘养育’之恩,说是再生父母都不为过。
    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。
    “臣一定尽心尽力,将此案办好、办全!”
    “嗯,你退下吧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